(資料圖片)
發展中國家債務問題的本質是發展問題。解決發展中國家債務問題不僅要通過債務處理等手段治標,也要治本,即提升其自主可持續發展能力。中國在共建“一帶一路”合作中為發展中國家提供貸款,主要用于發展中國家基礎設施和產業建設,有利于這些國家改善發展經濟的基礎條件,增強其經濟“造血能力”。
有關統計顯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年來,拉動投資,形成3000多個合作項目,為沿線國家創造42萬個工作崗位,讓將近4000萬人擺脫貧困。這些項目給發展中國家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中老鐵路讓老撾從“陸鎖國”變成“陸聯國”;斯里蘭卡普特拉姆電站點亮了萬家燈火;蒙內鐵路拉動肯尼亞經濟增長超過兩個百分點……
此外,中國履行職責,有效執行緩債措施。2020年,中國積極響應二十國集團緩債倡議,僅當年緩債額便超過13億美元,占二十國集團緩債總額近30%,是二十國集團中對此貢獻最大的國家。
加納智庫非中政策咨詢中心執行主任保羅·弗林蓬今年6月在一個媒體論壇上說:“事實是中國沒有令任何人陷入所謂的‘債務陷阱’,我們非洲大陸知道自己需要什么。”
曾擔任津巴布韋駐華大使的克里斯托弗·穆茨萬古瓦說:“我們希望從中國獲得更多資金。西方國家嫉妒,因為來自中國的資金正在使非洲現代化,正在將非洲帶上全球經濟舞臺,而他們從未這樣做過。”(視頻:劉贊;編輯:趙卓昀、王玉玨、杜逾舸、王豐豐)
(來源:新華社)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