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什么是兩棲作戰?兩棲戰艦在作戰中起到怎樣的作用?中國兩棲戰艦又經歷了怎樣的創新發展歷程……
圖說:2023年上海市未成年人修身勵志講堂 市文明辦供圖(下同)
9月8日下午,2023年上海市未成年人修身勵志講堂暨“紅途學苑”國防教育專題大思政課走進上海市浦東中學。本次講座特邀中國船舶集團第七〇八研究所高級工程師曹才軼老師與同學們面對面,講述兩棲戰艦的前生今世。據了解,中國船舶集團第七〇八研究所始建于1950年,是中國船舶行業成立最早、成果最多的總體研發機構,被譽為中國艦船設計的“搖籃”。建所七十余年來,完成各類軍用艦船、民用船舶及海洋工程研究開發和設計項目1200余項,創造了近百項中國第一。
本次活動由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市教委等聯合主辦,在延續開展上海市未成年人修身勵志講堂的同時,也是依托“紅途學苑”思政課堂,特別策劃的面向中小學生國防教育主題的專場活動。浦東中學校長倪瑞明為本次活動致辭,市文明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協調處副處長洪菲菲為曹才軼老師頒發了修身勵志講堂特聘教授聘書。市委宣傳部、市教委、浦東新區文明辦、區教育局、中國船舶集團第七〇八研究所、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以及上海圖書公司等相關領導和代表出席活動。
為讓同學們更全面地了解兩棲戰艦,中國船舶集團七〇八研究所還特地為講座活動帶來了兩棲攻擊艦、兩棲登陸艦和氣墊登陸艇等兩棲戰艦的珍貴模型,成為了活動亮點。曹老師現場結合模型,詳細地為大家介紹了中國兩棲戰艦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由平面登陸型向立體登陸型、由近海輸送型向遠海投送型、由單一功能型向多功能型轉變的精彩歷程。為進一步開拓同學們的視野,加強國防知識學習,上海紅色資源信息應用平臺“紅途”,向學校贈送了一套《國之重器——航空母艦艦船科普叢書》,并收錄到校圖書館供大家閱讀學習。
講座結束后,學生們紛紛表示收獲頗豐,不僅了解了中國兩棲戰艦艱苦的創新發展歷程,更重要的是激勵青少年樹立起“奮斗青春擔大任,自信自強創偉業”的理想信念,激發愛國情感,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為國家和民族富強貢獻自己的力量。
新民晚報記者 郭劍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