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取得的一系列重要成果,主要體現在緊緊扭住了反對“四風”,治理了一大批“四分”不正官員,得到了人民群眾眾充分認同,黨內外積極評價。但同時,我們必須清醒的認識到不正之風、“腐敗“之禍仍然尚存。官員貪污、腐敗、作風不正常見于各大網絡、報紙、新聞媒體,其不良風氣更直接損害群眾利益、傷害群眾感情。所以,必須著力解決發生在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遏制”四風“之毒。遏制“四風”之害,弘揚風清氣正的社會之風,筆者認為打蛇打七寸,需重除“奢”之毒。
根除“奢靡之風”,我們首先當應認識奢靡的來由。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約,而敗于奢靡奢,奢由心生,根在思想。追求奢靡,不僅是一種腐朽的生活方式,也是一種落后的思想意識,因此,根治奢靡之風首先需要從思想根源上探究。其一,社會價值觀、榮辱觀有偏差。有的人榮辱不分、黑白顛倒、美丑扭曲,把奢華當作“時尚”,把節儉看成“落伍”,在消費上講排場、比闊氣、花錢大手大腳。其二,受中國傳統文化中一些糟粕、陋習的影響。我們國家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但也遺留下來一些文化糟粕和陋習,比如,好爭面子、愛講排場、興建陰宅、藏嬌納妾等。新中國建立后,我們黨對這些思想弊病和陳規陋習進行了大力整治,營造了新風正氣。但在新形勢下,隨著物質生活的日益改善,一些糟粕和陋習卷土重來,助長了奢靡之風的蔓延。其三,憂患意識淡化,自滿情緒滋長。在黨的領導下,我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一些黨員干部的思想開始松懈,盲目樂觀、驕傲自大、故步自封,缺乏憂患意識,形成了驕奢淫逸的作風。少數黨員干部產生了好大喜功、急功近利的心理,辦事大手大腳、鋪張浪費,認為花費多、標準高、排場大才能顯政績、有影響。其四,對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的內涵認識不清。有的人認為,勤儉節約、艱苦奮斗就是“吃粗糧、打補丁”,現在生活富裕了,不需要這樣了。其五,節能低碳的觀念還沒有深入人心。一些人沒有樹立正確的消費理念,追求富裕后的奢華浪費,加之在這方面宣傳教育不足,全社會節能低碳的意識還需要進一步提高。反對奢靡、艱苦樸素,反對浪費、崇尚節約,是為政清廉的題中應有之義。唯其清廉,才可抵物欲橫流,才可成百毒不侵,才可樹清正形象,才可引萬眾歸心。
鏟除“奢靡”之根,制度建設和教育引導雙管齊下。貪婪的欲望使人墮落, 廉政的品質使人奮進。樹立清廉為民之風、永葆艱苦奮斗本色,是糾治“四風”的重要方面。大興清廉之風,一是要注重教育引導。必須把塑造黨員干部正確人生觀、價值觀作為掃除奢靡之風的基本舉措,把理想信念、宗旨意識等作為思想教育的重要內容,使大家深刻認識奢靡之風的危害性,進而利用道德的內省力量筑起反腐倡廉的思想防線,為掃除奢靡之風奠定堅實的思想基礎。二是要推進制度建設。把制度建設作為反對奢靡之風的治本之策,形成科學可行的長效機制。在深入分析奢靡之風的多發領域、易發人群、突出環節的基礎上,查找制度漏洞、體制障礙,根據實際建立健全提倡厲行節約、制止鋪張浪費的制度體系。三是要善于抓住重點。反對奢靡之風是一項持久繁重的系統工程,一定要處理好全面與重點的關系。從當前看,既要堅決反對和消除形式各樣、方方面面的奢侈浪費行為,也要突出重點,抓住一些群眾反映強烈、社會關注度高的問題集中整治、取得實效,帶動更大范圍的治理效果。四是要嚴格責任追究。加大掃除奢靡之風的監督和懲治力度,對發現的奢侈浪費行為,要堅決依法依紀嚴肅追究、嚴格處理。
反對“四風”,整治“四風”,是黨面臨的重要課題,也是對新時期黨員、干部的基本要求。我們要深刻認識“四風”的危害,尋根問底,找準問產生的原因,對癥下藥,必能治標治本。嚴冬將逝,春意初現,揚帆起航正當時,但愿會有那么一天,清廉之風勁吹,反腐之航能夠“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作者:骷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