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5月28日訊,日前,國家鐵路局首次發布了《2013年鐵路運輸安全監管報告》。《報告》顯示,2013年,全國鐵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1336人,比2012年下降5.7%。(5月28日,北京青年報)
煤礦、公路和民航等行業在年初都會發布上年度事故報告,內容包括各類事故發生件數、事故傷亡人數和造成經濟損失等,鐵路雖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但作為關系到國計民生的基礎交通設施,人民有權利了解其安全運行情況,國家鐵路局作為代表人民監管鐵路行業的機構,自然有義務履行公布鐵路交通事故情況這一職責。
這次《2013年鐵路運輸安全監管報告》的公布,不得不說是“鐵老大”的一次大進步,敢于直面工作的不足,正視出現的問題,接受民眾的監督批評,“鐵老大”放低了身段,絕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姿態。面對旅客的意見和訴求,鐵路部門近些年不斷努力完善工作,提高服務水平,對社會做出的貢獻大家應當看得到。
拿購票方式的進步來說,鐵路部門開通的電話訂票業務,讓旅客足不出戶就可提前訂到車票,通過互聯網12306網站,在家就可以購到火車票,更為方便百姓的是,可以使用網銀付款,網上購得的火車票就近在火車站點領取,較大規模的火車站還配置了自動取票售票機,排長隊購票的現象已成為了歷史。去年11月,12306網站將支付寶作為購票支付方式,解決了旅客們反映的網購車票無法使用支付寶快捷支付的問題,部分城市火車站與快遞公司對接合作,買車票就像網購商品一樣,更方便、更快捷了。
面對民眾的需求,“鐵老大”在力求完美中改變著自己。春運、節假日提前調整運行圖,最大限度地加開臨客,提出的“三個出行”,將服務變得更加細致到位,以往生硬的面孔不見了,更為可贊的是,鐵路職工在忘我工作中,生物鐘被打亂,拋家離子的例子數不勝數。這些細節的變化,說明一個事實,“鐵老大”向“鐵哥們”轉變了。
誠然,鐵路部門的工作雖然還有可詬病之處,但人無完人,很多問題是發展中的問題,更是中國國情所定,比如:春運的擁擠、火車的晚點等等,我們不妨多一些理解,多一份鼓勵。
作者:宋子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