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召開的民主生活會上,湖北恩施市長李國慶在自我批評時說:“出差基本上是坐飛機,很少坐火車、汽車,在醫院看病從不排隊,住院也是住有專人看護的VIP病房。家里燈壞了,水管不通,直接給機關事務局打電話派人修。”(新華網6月17日)
李國慶的自我批評結合了領導崗位實際,也說出了領導干部的通病。處在領導崗位上,很多事只要動動嘴皮子,動動筆桿子就能完成,不用付出勞力,也不用犧牲金錢,如此高人一等的生活方式著實讓人羨慕不已,但在這樣安逸的工作環境中呆久了,難免會慣出領導干部的官僚病,思想懈怠、貪圖享樂,自認高高在上。可以說,這些簡單的瑣事就體現出了領導干部與一般人的區別對待,也折射出了高官作風問題的誘因。
很多干部,在走上領導崗位前,多是兢兢業業,艱苦奮斗的好干部,一旦掌握了權力,情況卻完全不同了,出門有專車接送,進門有秘書服務,考察調研有下屬作陪,這些隱性而便利的服務久而久之就讓干部飄飄然了,變得不食人間煙火了。不煮飯,便不知柴米油鹽貴,不下地,便不知春耕秋收之辛苦,不上坡下坎,便不知行走的艱辛,可以說,領導干部的作風病,就是在紅墻瓦園內逐步養成的,思想惰性嚴重,工作想當然,常犯經驗主義錯誤,滿足已有成績,經常沾沾自喜,自認自己是“官”,群眾是“民”。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要享受著高級服務和特殊福利的干部再去思奮斗之激情,抗夙興夜寐、為民服務之操勞,可能性就更小了。畢竟被伺候慣了自然就不習慣放下身段去搞服務了。
艱苦奮斗是我們黨優良的作風傳統,黨員干部都必須做艱苦奮斗的傳承者,才能推進黨的各項事業的共同進步,為群眾謀求幸福的生活。但映射到現實,誠然,領導時間緊、任務重、責任大,確實無力分心干瑣事,但從另一方面想,這些小事和瑣事才能反映出干部之為干部的根本,這些小事能將干部落到與群眾平等的高度,刪除干部的“與眾不同”思想,保持干部的奮斗激情,促使干部更好的以群眾之心為心,干出群眾滿意的實效。
當然,為領導全面而周到的服務并非毫無價值,但筆者認為,這種服務還是有點過剩,若能往回縮一點,達到方便工作,卻不服務個人,讓領導干部自己也動動手、動動腳,沾點“俗氣”,豈不是更好?
作者:陳央